找到相关内容67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僧伽生活专辑

    类。禅,指的是参禅;讲,指的是禅门外的 其他宗派;教,指的是为人念经拜忏的「经忏僧」。注五:《汉书·成帝纪》:「承始四年诏:青绿,民所常服,且勿止。」注六:参阅周叔迦,《周叔迦佛学论著集》下册,页...

    香光庄严季刊编辑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0948620.html
  • 洗濯污物,显明清白

    所以佛法不同于任何宗教,这是一个;自由方面还有一个“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”,这完全就显明你的根本了。你在修行,你这个修行的心啊,他本来就是佛啊,你现在作佛啊,作佛是什么?在洗啊。你天天在念佛,拜忏,看经...

    黄念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2249799.html
  •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(6)

    对内要改善道德,如此内外结合,佛教护国论自可成立。他又具体列具下列四项,为改革佛教并为护国之实施;  一、当删去念嶷拜忏之事,而专意于佛教事。  二、当仿日本愿寺章程,设普遍学堂及专门学堂。  三、当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0849901.html
  • 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社会思潮(1)

    在佛教节日里。除隆重的纪念活动外,还要举办打七、念佛、念经、拜忏、祝愿等活动。因为是佛的节日,所以信徒们格外虔诚,纷纷向寺庙捐钱捐物,还要举行仪式。最隆重的仪式叫“十供养”,又名“十献”,即献香、献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0950170.html
  • 元代中峰明本之禅学思想与禅法略探

    参禅无效,转而求取其他途径,或者念佛,或对佛经寻行数墨,逐句读过而不求甚解,或习苦行、持咒、拜忏等。明本称此辈皆是“自违正信,远涉异端”,在修行上绕远路而行。[61]  稍异于专向经论做工夫的首者,第三...21)。从明本亦兼弘净土法门以及主张密、教、律、禅四宗共传一佛之旨的会通思想看来,他此处所批评的,是就学人半途放弃参禅而言,并非真的反对念佛、持咒、拜忏等事行。  [62] 参《中峰广录》卷1...

    释有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0551523.html
  • 当代台湾佛教“出世”性格的分析

    坐香流、诵经流和忏焰流等四种;然后一一描述这四流的衰败现况,他对第四之“忏焰流”描述说:“学习歌唱,拍击鼓钹,代人拜忏诵经,放焰设斋,创种种名色,裨贩佛法,效同俳优,贪图利养者也。”(注33)太虚在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5151618.html
  • 晚唐宋初天台宗在吴越地区的发展

    禅门,在禅法与止观思想因不断的融涉,乃有禅、教合会之说的倡行,而宗门、台家亦同受华严与净土的影响,台家自晚唐起受密法影响极深,拜忏行法盛行,感通情事颇多。  晚唐五代之际,在江淮,南禅宗正在分化,逐渐...

    赖建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4251734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宗教概说》(1)

    ”,教徒一般的修行活动为念经、烧香、拜忏、上供、坐功、纳钱等。   明清时期民间宗教均有妇女参加,在各个教派里,地位是平等的,皆以兄弟姊妹相称。如:明末的龙门教教祖为米奶奶,且历代掌教者都是妇女,教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5551951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与世学》(3)

    隆重为要。   佛教主张火葬,一则不要让死者和活人争地;再者,火化后的灵骨,清洁不占空间,更省去捡骨、移坟的不便,利人利己。   为救拔亡灵,使其超脱苦难,请僧为亡者诵经拜忏,称为超荐。随堂超荐乃于寺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051959.html
  • 从佛教的大利性谈它的科学性

    心,从心而觅,无不感通。”佛家主张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和创造幸福的命运,而不持机械论,宿命论。即是说人们念经、拜忏、礼佛是不可能得到什么官位和金钱的,佛经不是点金术,若是那样同样落到宿命论和庸俗的迷信上...

    喻汉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5252321.html